原文刊登于《人民政協報》
前三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行業增加值為15.9%,比上半年提高1.4個百分比;前三季度,我國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增長18.2%、14.7%;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9.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服務業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增長了16.8%。
10月19日,中國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出爐,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之際,中國經濟在經歷了一季度被迫“深蹲”,二季度艱難爬坡之后,三季度經濟“成績單”注定備受關注。而身處市場一線的企業家們更能感受到中國經濟由“冷”變“熱”的巨大變化,也更知這份“成績單”的來之不易。
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成亮點
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統籌防疫和發展成效顯著。
對此,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葉氏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中較為亮眼的幾個數據是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行業增加值為15.9%,比上半年提高1.4個百分比;前三季度,我國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增長18.2%、14.7%;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9.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服務業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增長了16.8%;9月份,電信互聯網軟件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保持在60%以上。
葉青告訴記者,他企業所在的園區產業結構多為互聯網、信息技術和服務等新產業新經濟新業態。疫情期間,大部分園區企業營業收入不降反升,增長達20%,這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比較貼合。
以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之所以能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之一,并取得這樣的成績,葉青認為,這既是我國疫情防控所取得的顯著成效,也表明疫情讓基于數字信息技術的各類需求被激活,為產業轉型升級和拉動內需提供了不竭動力。
“而對于所在園區的高科技企業實現逆勢增長,同樣也離不開黨建工作的深入。”葉青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產業園區的運營管理方,他們和入園企業形成了“命運共同體”,在屬地黨委政府的支持與配合下,建立四方聯動機制,齊抓共管共控。其中,園區樓宇黨委充分發揮領導優勢和組織優勢,及時摸排企業經營狀況,了解企業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和建議,搭建政企溝通渠道,協調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當前,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葉青認為,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網業務、信息技術和服務等行業加速創新拓展,移動支付、移動視頻、線上教育等應用的廣泛普及,將更加刺激互聯網消費保持高速增長,并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市場規模穩步上升。
“只要我們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持續鞏固新經濟新業態先發優勢,就能帶動經濟活起來、城市動起來,有利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葉青說。